文化發(fā)展繁榮先鋒
——記松花江林區(qū)優(yōu)秀共產黨員
沾河林業(yè)局初級中學教師孫振勇同志主要事跡
時光荏苒,不知不覺,他投身教育戰(zhàn)線已有18個春秋。一直以來他在沾河教育這塊熱土上,辛勤的耕耘著,塑造別人靈魂,體現(xiàn)自己價值。他就是沾河初級中學教師孫振勇。現(xiàn)任初三年組組長,班主任,擔任數(shù)學教學工作。盡管他的工作很平凡,是那種“風吹不著雨淋不著”的工作,然而,這份平凡的背后卻包含了太多的感動。十八年來,無論嚴寒酷暑,都可看見他早來晚走、穿梭于校園之中的忙碌身影,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教學工作上,無怨無悔地將汗水揮灑在三尺講臺上,將青春獻給了沾河的教育事業(yè),他以自己的默默付出成為了學生心目中可親可敬的老師、同事心目中可信可學的楷模,用實際行動和滿腔熱忱譜寫了一曲新時代教師的無私奉獻之歌。
良好啟蒙教育,讓他愛上教師職業(yè)
孫振勇的父輩中有好幾位從事教師行業(yè),耳濡目染讓他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熏陶,初中畢業(yè)后毅然報考了師范學校。他畢業(yè)后,懷揣著兒時的夢想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,來到沾河第二中學,踏上了神圣的三尺講臺,從此,當好教師、教書育人、讓每個學生成才,便成為他永恒的精神追求。
參加工作以來,他始終工作在教學第一線,既要任課,又是班主任。站在三尺講臺,面對臺下無數(shù)對知識充滿渴求的眼神,倍感身上責任重大。他每天早來晚走,在教師這一平凡的工作崗位上,屈指算來他已默默耕耘了18個春秋。由于業(yè)務能力過硬,工作認真負責,在教數(shù)學、當班主任工作的同時學校又讓他擔任學年組長,面對繁重,瑣碎的工作,他從來不叫苦、不喊累。他常說:“我感謝領導的信任,工作上多挑重擔,是對我的鍛煉;認真完成好學校交給我的各項工作,是黨員的義務,更是我的責任;努力教好每一個學生,是我的事業(yè);我個人的能力雖然有限,但是能為林區(qū)的教育奉獻力量,這就是我一生最大的追求。”
他為選擇了教師這一崇高而神圣的職業(yè)而驕傲,他更為能夠為林區(qū)教育的發(fā)展奉獻一份力量而感到無比自豪。
播灑愛的種子,讓他收獲愛的歡樂
參加工作以來,他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。學生“親其師”,方能“信其道”,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。他遵循“師愛為本”的思想,用愛心去滋潤每一位學生的心靈,關注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,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。
由于近年來林區(qū)人員外流嚴重,所以班級學生情況復雜:單親家庭、留守家庭、貧困家庭的學生比重較大,不便于管理。很多同學從小“底子薄“,自暴自棄,成為“干坐生”。面對這樣的老大難,他都會主動承擔。他堅持做到勤走訪、勤疏導、勤溝通,并通過電話、QQ、微信與家長建立聯(lián)系。他曾自費幫助貧困學生買校服、學習資料,聯(lián)系申報“希望工程”、金秋助學等補助,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,克服困難,改正缺點,步入學習正軌。他曾經(jīng)在和困難學生談心時說:“你們窮的是金錢,而不是智慧,家庭狀況不能選擇,但好的前程卻可以通過奮斗去獲得”。教他們感悟生活,做有心人,從周圍的人和事中汲取有用的養(yǎng)分,不斷地完善自己。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,他能傾聽學生的心聲,與他們同喜同悲,用愛心和責任去引導他們。為了學生的點滴進步,他犧牲了很多個人時間為他們輔導,十多年如一日。對于邊緣生,他從不體罰,更不歧視,而是以真摯的愛去體貼他們,關心他們。
一次他患了重感冒,發(fā)燒嗓子痛。大夫讓他在家休息,可他放心不下班級的同學們,還是帶病堅持上班。當他走進班級時,看到講桌上的熱茶、咽喉含片,讓他倍受感動。正是這些孩子的愛,給了他無盡的動力,讓他在平凡的工作中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。“要讓學生愛老師,首先教師得學會如何去愛自己的學生。”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這一句話,有愛才有信任的目光,有愛才有希望。他在工作中付出了愛,更收獲了愛。“優(yōu)秀班集體”的榮譽紅旗經(jīng)常掛在他的教室里,他本人也連續(xù)多年被評為林業(yè)局級優(yōu)秀班主任。
潛心研究教學,讓他取得累累碩果
課堂是教師實現(xiàn)價值的舞臺,課堂教學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和主陣地。為了能夠把握好課堂上的每一分鐘,他利用大量的課余時間認真鉆研教材,課前精心準備,全面查找資料搜集習題,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入手,從開放和創(chuàng)新兩個角度對教材進行重組和加工,靈活創(chuàng)造性的使用教材,選擇恰當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手段,為學生創(chuàng)設完全開放的學習情境,給學生充分的探索、交流的時間與空間,促進每一個學生成績的提高。
在教學中他以“新課標”思想為指導,以“五步教學法”為依托,進行課堂教學改革,創(chuàng)立了“點—線—面”立體式教學法,并結合“先探究后指導、分層訓練、鞏固提高”的理念,把抽象的數(shù)學知識、枯燥的數(shù)學課變得生動、活潑、有趣。使數(shù)學課成為學生最喜歡的課程之一。在授課過程中,他嘗試采用互動換位教學法。在講習題時,他預留任務,同學們當主講,教師做指導,既鍛煉同學們的語言表達能力,思維能力,應變能力,也激發(fā)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。課堂實效也超出了預期的效果。由于他的執(zhí)著,在教學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。在學校教學活動中,多次被評為課堂教學優(yōu)勝者和教學能手。他用自己的辛勞使學生們學有所獲,教學成績在同年級中名列前茅。他刻苦鉆研,勤于思考,努力把自己打造成為一名科研型骨干教師,所撰寫的多篇論文如《數(shù)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(yǎng)學習興趣》、《發(fā)展學生創(chuàng)造性思維,發(fā)揮學生主體作用》等,發(fā)表在省、森工總局級刊物上,并且多次獲獎。
教育是常新的,“問渠那得清如許,為有源頭活水來”,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,工作中不斷追蹤教育科研信息,及時了解本學科的教育教學動態(tài),學習現(xiàn)代教育教學理念,潛心鉆研教材教法,虛心請教,業(yè)務水平不斷提高。“一分耕耘一分收獲”,辛勤的努力獲得了學校師生和家長的好評,連續(xù)多年被評為林業(yè)局級骨干教師、總局級骨干教師。
服從組織安排,讓他工作更加出色
對學生,他有問必答,“傳道、授業(yè)、解惑“,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;對同行,他熱情幫帶,有求必應,成為同事的益友。因為優(yōu)秀的表現(xiàn)以及他端正的品質,2009年被學校一致推選擔任學年組長工作。從此,他的綜合能力更加得到了充分發(fā)揮的空間。他帶頭開展班組建設,并身體力行,凡事有預先計劃,有督促檢查,任何工作經(jīng)他的組織實施,都能迅速并高質量地完成。每天他最早到校,最晚離開,真正以校為家。他團結同志,善于調動教師們的工作積極性,年組工作開展的有聲有色。有時他落得埋怨,但他從不放在心上,一笑了之。在他擔任組長的幾年中,他所在的學年組一直被評為優(yōu)秀學年組,先進工會小組。
作為教師,他是骨干,他能積極投身探索中學教育教學的新思路;搞科研,他是身先士卒的探索者,走出了自己的理論之路,提高了自己的實踐能力;作為黨員,他率先垂范,全心全意的服務學生,服務林區(qū)教育。“捧著一顆心來,不帶半根草去”,孫振勇同志正是以這樣高度的責任心和無私的大愛,甘為人梯,無私奉獻,為鋪就學生的成才之路而年復一年地不懈奮斗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