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水湖公園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坐落在沾河林區(qū)小鎮(zhèn),植根在三萬余居民的心中,成為人們鍛煉身體、休閑娛樂、塑造興趣、陶冶情操,不可多得的好去處。
當(dāng)晨曦初現(xiàn),晨練的人們就三五成群的來到天水湖公園。有的沿著湖邊的千米步道或徒步或慢跑,在音響放送的節(jié)律舒緩的歌聲里,邁開輕盈的步伐,呼吸清新的空氣,欣賞園林美景,心情舒暢,怡然自得;有的沿著九曲棧橋步入湖心亭,吹拉彈唱,翩然起舞,自娛自樂,幸福滿滿;有的聚集在小廣場堅硬的水泥地面上,使勁的抽打著制式陀螺,比試誰的陀螺轉(zhuǎn)的平穩(wěn),轉(zhuǎn)的長久,贏者沾沾自喜,滿面春風(fēng);有的拾階而上,站在湖心島之巔,平心靜氣打起太極拳,一招一式,行云流水,出神入化,精神煥發(fā)。
頭頂露珠的花花草草,像梳妝待嫁的大家閨秀,珠光寶氣,噴香四溢,格外的婀娜多姿。而枝繁葉茂的樹木也毫不遜色,像涂抹了一層油脂,容光煥發(fā),挺拔俊美,分外的風(fēng)流倜儻。它們櫛風(fēng)沐雨,忠于職守,每天以煥然一新的姿態(tài),夾道站立在晨風(fēng)中迎來送往,精神難能可貴。
送走晨練的人們,公園又熱鬧起來,人們絡(luò)繹不絕的走進(jìn)公園。南邊,在兩把張開的鋼鐵“巨傘”下,一個“民間歌唱團(tuán)”正在演出,唱響新時代的精曲強(qiáng)音,歌頌祖國和生活的美好,嘹亮的歌聲與湖水共鳴,豪邁而激情,婉轉(zhuǎn)而動聽,引得蝴蝶花間弄影,魚兒水波跳動,枝頭小鳥嘰嘰喳喳,亦贏得圍觀人群的陣陣掌聲。北面,在綠樹環(huán)抱的圓形小廣場上,鼓響咚咚,嗩吶聲聲,一支秧歌隊正在表演。男男女女著綠穿紅,蹁躚的步伐,搖曳的身形,律動的綢帶,翻飛的彩扇,艷麗的頭飾,幸福的笑臉,變換的隊形,不僅扭出了妖嬈,也跳出了自信、舞出了豪邁,與園林景色交相輝映,勾勒出一幅濃墨重彩的獨(dú)特畫屏,詮釋了林區(qū)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。
天水湖喂魚,已成為孩子們的喜愛的活動之一。家長們領(lǐng)著兒女,攜帶饅頭、面包等“美味佳肴”,走到公園棧橋“特定的區(qū)域”,手把手的教孩子們投食喂魚,欣賞魚兒“聚餐”。孩子們與小魚面對面的打招呼,親近大自然,獻(xiàn)上一份愛心,是那樣的興高采烈。
每當(dāng)投食,大大小小的魚兒成群結(jié)隊追逐水面。有錦鯉、鯽魚、鰱魚,也不乏鯉魚、鯰魚、泥鰍和“河柳根”、“紅翅子”等,林林總總,五顏六色,往來如梭,煞是賞心悅目。
看魚兒進(jìn)食的情景,就好像是誰給立下“規(guī)矩”似的。個體較大的魚兒,對大塊的投食情有獨(dú)鐘,對散碎的食物卻不屑一顧,搶食爭先恐后,水花四濺,大快朵頤,有一種爭強(qiáng)好勝舍我其誰的作派;而作為弱者的小魚兒卻貴有自知之明,講究文明禮貌,躲避是非之地,游弋在安全地帶,不爭不搶,共享“歡宴”,其樂融融。
是日,天公作美,藍(lán)天白云映印在風(fēng)平浪靜,清澈見底的湖面上,岸邊的楊柳花草倒置于水中,像是抵足而立,作秀親密似的;棧橋亭榭湖心島也倒映水底,形成“兩小無猜,成雙成對”的錯覺。湖水與藍(lán)天一色,亭榭與楊柳共生,魚兒在藍(lán)天白云里徜徉,在棧橋花樹中“捉迷藏”,流連忘返,好不愜意!幾只野鴨也來湊熱鬧,在水面擺開三角隊形,犁水迂回前進(jìn),劃出一個個很不規(guī)則的圖形,活脫脫“印象派大師”的杰作,遺憾的是“搗蛋鬼”們攪亂了一湖和諧情景。
“天水湖公園”五個大字的冠名地,用花樹彩燈組成的“美麗沾河”標(biāo)志處,以花草打造的“一帆風(fēng)順”游輪和姹紫嫣紅的“四季花籃”等景點,是人們拍照留念的勝地。絡(luò)繹不絕的人們或自拍、或合影、或集體照,梳妝打扮擺姿勢,不厭其煩換服飾,恨不得將整個美景都收入鏡頭,將整個身心都融入景色,定格美麗的剎那,留下美好的回憶。
入夜,華燈初上,霓虹璀璨,整個天水湖公園籠罩在千萬盞的燈火里,繁星點點,流光溢彩;環(huán)湖步道人流如織;九曲棧橋摩肩接踵;水榭亭閣座無虛席;湖心島上人頭攢動,燈影、人影,橋影、亭影,花影、樹影,好似寬熒幕放映著一部如夢如幻的電影大片。更讓人驚艷的是,噴泉水霧彌漫,飄飄灑灑從天而降,如同天女散花一般。
夜色漸深。人們戀戀不舍的離開天水湖公園,回味著游園的一幕幕精彩,期待著改日再來。